

-
首页 > 新潮观鱼
-
不愧是“父母严选”,很久没看过这么扎实的喜剧了
46年前,陈佩斯和父亲陈强用电影《瞧这一家子》奠定了中国平民喜剧的新范式;46年后,71岁的陈佩斯自编自导并主演的讽刺喜剧电影《戏台》,从结构、技术到哲思,不落俗套,依然是当打之年。
-
电影里,没有觉醒的鬼子汉奸,主角是南京百姓
不洗白的反义词不是塑造无脑的杀人机器,反思战争也不是选出一部分侵略者镀上“人性”的外衣,而是带着脑子创作,用更深邃的视角去研究他们、揭露他们。中国人写自己的苦难,早已无需哭诉自己悲惨的,而是需要居高临下地将侵略者从理论到灵魂狠狠踩在脚下。
-
刀刃向内揭开检察机关隐藏职能,“这可能是唯一一部”
检察侦查是“隐藏职能”,“隐藏”意味着保密属性高,有很大一部分侦查手段绝对不能在影视剧中透露。比如涉及到人员、机构怎么设置?情况怎么推进?这些都要保密,只能有限地通过影视推出。
-
改编成功,《新驯龙高手》做对了什么?
动画改真人电影是一个系统性的制作重构,能让观众感受到“没改”,背后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改动”,这些“改动”在无形间融于了真实世界画风的场景里,形成了新的血肉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持了最初的灵魂。
-
编剧不是精英,我们一定不要自诩为“文艺工作者”
我说的“低”不是指审美视角,是指你要真的去体会最平民的、最底层的小人物的想法。,我希望我从精英视角慢慢地变成人民视角、平民叙事,跟百姓平视,先尊重他们的生活,再去写普通民生,然后在普通生活里面写平民英雄,写人民创造历史。
-
“作为印度电影人,我非常钦佩中国同行的自信和雄心”
我非常佩服中国导演的一点是,尽管他们电影的题材、风格大相径庭,但他们总会以一种非常自信的方式去拍这些片子。我现在尤其想看的两部中国电影:《好东西》和《哪吒》。
-
苏联解体后,35年时光在这里按下暂停键
除了在情感故事的主线之中微妙地平衡涉及人本的简单元素,阿布德卡雷科夫也把不同时代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对农村的影响忠实地加以展现。
-
“在康乃馨革命的50年后,我们和中国有一个相似点”
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内心确实存在这样的焦虑与困惑:思想开放的新生代,与保守旧时代人群,是否能够和谐共处?我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去探究,是否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
“任何自诩为客观的电影,就像在进行殖民操作”
社交媒体帝国掌控了我们的民主制度,并从内部侵蚀了它。这种现象发生在巴西社会的两极分化之后,而这一切都始于社交媒体、脸书之类平台,还有美国盛行的极右翼运动的影响。该运动最开始在美国势头强劲,随后迅速蔓延至巴西。
-
她终于还是去不了巴黎
哪怕我们知道,在1919年,巴黎那儿还蹲着一堆堆怀才不遇的落魄艺术家,但对于女主这个巴西底层的排字女工来说,巴黎是天堂,是彼岸,是自我实现的代名词。女主其实很像萧红,但她是一个遇到了萧军,但没能成功走出东北的萧红。
-
一场赛博外衣下的“中式父子虐恋”
所谓“虐恋”,就是“父亲虐我千百遍,我待父亲如初恋”,就是既恨父亲但又不肯离开父亲,父亲对自己越冷漠自己越是要在生活的蛛丝马迹里找到“爸爸爱我”的证据。
-
改编刘慈欣小说进展如何?《海上钢琴师》导演这样说
不仅是导演、编剧要有这种信念,我呼吁所有制片人、投资人、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都要坚信世界上必须要有电影,没有电影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被眼前的工业发展困境、经济发展困境等情况所困扰,电影产业一定充满机遇。
-
从“译意风”到“中国一歌”,这里藏着中国电影的秘密
从大光明电影院的鎏金岁月,漫步到国歌母带的诞生地百代小红楼,再到鲁迅先生都一票难求的国泰电影院,最后回到藏于梧桐深处的上海影城SHO亚洲首个杜比剧场,上海用百年时光书写了一部生动的城市电影史。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电影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
走出舒适区的《乘风2025》:把“女性能量”写在山河大地上
大海,山川,湖泊,草原…《乘风2025》把舞台从棚里移到山河大地,引入了真实的天地和真实的风雨,就让这样的映照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接地气。透过舞台,我们更容易看到无数平凡的30岁,40岁,50岁,60岁女性,乐观,坚强,不知疲倦,勇往直前。
-
本以为是“十三太保大内斗”,“苏超”怎么就成了呢?
江苏“十三太保”——13个城市组建的球队被形容为“比赛第一,友谊第十三”,没有人情世故,只有对胜利的渴望。散装江苏的各种有趣段子让城市之间的比拼从未如此鲜活。
-
在哈瓦那,遇见一个“中国”
如果已经成为历史记忆的老一代古巴华人来到古巴伴随的是劳作、贫困和血泪,进入新世纪,当中国人再次抱团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的一个群体时,精神面貌和追求已经是翻天覆地了。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删去“浏阳河”引争议,《歌手2025》道歉
7月29日晚,@湖南卫视歌手 发布关于《歌手2025》第十期《故湘,风》使用《浏阳河》的说明,这也是《歌手2025》节目组第二次就此事发文回应。[全文]
-
申奥:照片是舆论战的武器,我要把这个拍透彻
7月28日中午,导演申奥携《南京照相馆》主演刘昊然、高叶、杨恩又在上海与新潮观鱼等媒体分享创作经历。[全文]
-
高叶:繁华的中国,就是《南京照相馆》的彩蛋
-
他俩谁是原唱?《年轮》之争背后的歌坛文化焦虑
有关《年轮》原唱之争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轮又一轮口水战,从饭圈偶发的争执演变为一场引发广泛讨论的文化和法律话题。[全文]
-
虽然扑了,但敢“冒犯”比“不敢出错”好玩多了
电影需要一点“冒犯”精神,安全稳当的改编电影,远不如一部敢犯错的电影让人印象深刻。[全文]
-
胡海泉回应质疑,“初代歌王身份对我真的不重要”
7月23日,歌手胡海泉与新潮观鱼等媒体对话,首谈再度登上《歌手》舞台的内心感受,也回应了部分网友的期待和质疑。[全文]
-
“原本我没想唱《秋意浓》”
7月17日傍晚,第四次登上《歌手》舞台的林志炫在节目联排前与观察者网新潮观鱼栏目对话。[全文]
-
外国歌手“被做局”?《歌手2025》洪啸回应
7月16日晚,《歌手2025》节目监制洪啸与新潮观鱼等媒体对话,回应了这档现象级直播综艺近来因赛果引发的讨论。[全文]
-
这片能“掀翻暑期档”吗?
如果以一部中等偏上的古装职场寓言片的标准去衡量,电影《长安的荔枝》值得一探究竟。[全文]
-
陈可辛:什么人拍什么电影,我装不了
导演陈可辛坦言,创作者无法伪装,再选一次,他还会借角色之口明明白白地说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我喜欢跟观众交流,不喜欢太留白,喜欢把我想的东西讲得很清楚。”[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