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豪:独立自主,敢于胜利——北斗的意义
最后更新: 2025-08-03 11:22:16【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石豪】
北京时间7月31日10时48分,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从此,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终于以完整的姿态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但北斗系统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中国的“大星座”
现在提到卫星,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人造地球卫星”。但在航天时代的早期,卫星更多地是一个天文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也可以看做地球的卫星,只不过是人造的而已。
那个时候,人造卫星的数量稀少,并且各自为战,每颗卫星单独工作,卫星之间基本没有关联。
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卫星导航的概念是颠覆性的,人类终于有可能实现真正自由的远行,不依赖罗盘磁针,不依赖日月星辰,不必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建设定位电台。
卫星星座是“由两颗或两颗以上卫星,为实现共同任务目标所组成的卫星系统”。
导航星座,则是卫星星座这个概念最直接的应用。
北斗三号星座 |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卫星星座能完成单星无能为力的任务,也能通过系统层面的设计令“各自为战”的单星联合起来,达到更高的效能。但是,想建设优秀的卫星星座,还要面临诸多挑战。
比如:星座的设计要满足任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的尽可能降低成本,实现总体最优;星座的发射组网需要合适且可靠的运载火箭,并且要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快速组网,时间拖得太长就会出现收官星尚未发射,首发星却即将退役的窘境。
星座的建成并不是完事大吉,在轨运营同样要求甚高:既要求地面有实时的全面管控能力,又要求星座能够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自主运营;既要保证每颗卫星在寿命内可靠运行,又要在发生意外故障时及时调度,确保服务不中断、星座不掉线。
当星座内卫星的寿命即将耗尽之时,还需要吐故纳新,安排新一代卫星来接班,同时不能让失效的老旧卫星干扰星座运行。
如此种种,考验的是航天人的系统工程水平,更是国家的综合国力。
而北斗三号星座的成功,证明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能力的卓越,也宣示着中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建设并运营大型空间系统。
导航卫星的“大星座”来了,遥感和通信卫星的“大星座”还会远吗?
导航系统的“合纵连横”
世界上总共有四个能提供全球服务的卫星导航定位体系: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北斗和欧洲伽利略。美国率先完成,俄罗斯紧随其后,中国是第三个建成的,而更早上马的欧洲伽利略系统至今仍然在等待后续的完全运行能力(FOC)组网星。
与曾经期待加入的伽利略系统相比,我们的北斗后发而先至,甚至完成了从区域有源双星定位,到区域无源定位,再到全球覆盖的三步走战略。
再看欧洲,左手握着能够一箭四星的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右手握着中国曾经不掌握的星载原子钟等先进技术,头上顶着一众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光环,怎么说也不会比我们的进度慢。
阿丽亚娜-5火箭一箭四星发射伽利略卫星 | 图片来源:Stephane Corvaja @ESA
但谁让伽利略的“大脑”决策混乱不堪呢?有人想往东,有人想往西,走两步退三步,总在原地打转转。
这大概就是“体制问题”吧。
当然,伽利略系统诞生的原因还是欧洲希望摆脱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借助首发优势和当年强大的软硬件实力,美国的GPS设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倾销。对GPS的依赖意味着美国成为了其他国家的“导航之神”,可以仅凭自己的好恶决定他人“生死”。1999年印巴冲突期间,美国就曾经对冲突区域关闭过GPS信号,令印度的战斗机和制导武器大受影响。
GPS卫星发展历史 | 图片来源: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因此,就算是美国的盟友,就算是美国羽翼下的北约组织成员,欧洲诸国依然要发展自己的导航星座。
盟友尚且有防人之心,更何况是被美国长期敌视的中国。
- 原标题:石豪:独立自主,敢于胜利——北斗的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5G来了,为什么这个领域用上4G也是巨大的进步?
2025-08-03 17:15 5G -
小米“复仇者联盟”再添一员
2025-08-03 15:00 手机 -
换帅风波后,Arm中国公开信:在华客户、员工受股东威胁骚扰
2025-08-03 16:35 TMT观察 -
摆脱对美依赖又近一步!我国启动首座大型氦气厂
2025-08-03 10:14 能源战略 -
华为郭平:5 “机” 协同,聚焦5G商业成功,充分释放5G网络红利
2025-08-03 07:58 华为 -
iPhone低价策略在华奏效,华为二季度份额近半
2025-08-03 10:13 手机 -
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三号03星
2025-08-03 11:42 航空航天 -
英特尔7nm芯片恐延期至2023年,美媒惊呼“巨意外”
2025-08-03 17:15 TMT观察 -
联发科推天玑720芯片,华为要了
2025-08-03 16:52 手机 -
要被软银卖给英伟达?ARM不予置评
2025-08-03 14:50 TMT观察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2025-08-03 12:45 航空航天 -
日本运营商放弃华为后,OPPO补位
2025-08-03 10:24 手机 -
中国制裁诺基亚、爱立信,做得到吗
2025-08-03 08:27 -
华为Mate 40或采用双处理器方案:国行仍为麒麟芯片
2025-08-03 13:30 手机 -
水利工程为什么总是“风评被害”
2025-08-03 08:40 -
华科哈佛研究:若当时解除限制,反弹概率最高97%
2025-08-03 09: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29万移民换新安江水库,值吗?
2025-08-03 08:28 -
中国学者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肺泡可以再生
2025-08-03 19: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荣耀MagicBook Pro锐龙版发布,搭载7nm芯片售价3999元起
2025-08-03 16:56 TMT观察 -
需求疲软、国产入市,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掉头向下
2025-08-03 14:45 中国精造
相关推荐 -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 评论 14“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评论 148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评论 241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评论 326最新闻 Hot
-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
-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
创纪录!“欧洲人:中国制造真香”
-
“俄油,印度照买不误”
-
白俄罗斯防长:感谢中国军队
-
日本战败80周年,“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
-
“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做人别太特朗普…”
-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
“试驾完特斯拉,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
-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
往脸上贴金,特鲁多前官员:只有我们和中国,别人都不敢…
-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
科威特:里程碑!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
-
“令人惊叹,中国超大城市闯出一条新路”
-
欧洲精英哀嚎:中国曾遇“百年屈辱”,轮到我们了
-
“尹锡悦仅穿内衣,躺地拒捕,太尬了…”
-